发布时间:2025-10-15 17:04:43    次浏览
今天,对于杭城高二、高生走来说,是个挺重要的日子。由于选考科目成绩要计入高考总分,对于本次参加选考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进入了“高考时间”。10月14日至16日,浙江新高考实行高中学考和高考选考科目相结合的第三次考试进行。今天是开考第一天,考试科目为历史、物理、技术的学考和选考。选考是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形成的,同一科目的学考和选考同时安排考试。“我现在才找到一点高考的感觉,总觉得没到时间啊,哈哈。”上午9点半,历史科目选考结束,记者在杭州学军中学考点遇到了刚走出校门的高三女生丹丹。接受记者采访时,丹丹一直面带微笑。“感觉历史不太难吧,基本都是复习过的,特别是老师着重点到的内容。”除了历史选考,丹丹还选择了地理和历史,16日上午再考一门地理。与前两次一样,考场上鲜少看到送考家长在门口等待的身影。偶有几个离家比较近的,没什么事就到考场转转。“别说孩子没有感觉,我也没有啊,没那么紧张焦虑。”黎女士告诉记者,她有个大儿子,现在在浙大读大二。“与那时候的高考相比,现在上考场考试跟平常测试一样,孩子轻松应考,应该能发挥出属于自己的水平。” △上午8点,杭州学军中学考点考试开始多重原因累加10月选考科次和人数大幅增加据浙江教育考考试院权威数据,本次考试人数、科次数和选考比例均大幅上升。据统计,10月学考选考全省有50.82万考生,共185.68万科次,其中学考118.78万科次(占63.97%);选考66.90万科次(占36.03%),相比今年4月学考选考,本次报考人数增加了一倍,学考科次增加46.41%,选考科次增加350.2%。此外,记者从杭州教育考试院获知了杭州市区(不包含萧山、桐庐、富阳、临安、余杭、建德、淳安,下同)10月份学考选考的报名数据。数据显示,杭州市区7门选考科目中选考总人数为32798人。其中,选考最多的是化学6018人,其余依次是地理5173人、历史5087人、政治4882人、物理4856人、生物4773人,选考最少的是技术,2007人。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除了技术科目外,其他各科人数相差不大。对比今年4月杭州市区7门选考科目的选考总人数,10月选考人数增长幅度也非常大。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选考人数骤增?杭州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说,前两次考试,只有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生参加,也就是现在的高三生。而10月这次考试新增了2015年秋季入学的部分高中生,因此人数有所增加。 另外,根据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选考科目每科最多有两次考试机会。对这届高三生中没有参加前两次考试的学生来说,如果两次机会不浪费,就无疑必须参加今年10月的考试和明年4月的考试;参加过一次选考的考生,也会选择10月这次作为第二次选考。本次考试的科目和场次较多。除语文、数学仅提供学考试卷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及技术各科均提供学考、选考两种试卷,还有外语科目各语种试卷,共约20余套。 △上午九点半,选考历史结束确定选考科目兴趣最重要考生一门符合即可报考2015年2月,浙江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17年拟在我省招生的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为0门的,表示没有设限选考科目;2门或3门的,考生自主选择的选考科目1门符合即可报考。在各高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选择最多的是物理,涉及设限专业(类)的81%;其次是化学,涉及64%;再次是技术,涉及36%;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分别涉及32%、19%、15%、13%。确定选考科目,有两种因素是考生必须考虑的:一是兴趣爱好、特长和专业性向;二是明确准备报考的学校、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在杭州学军中学考点门口,记者采访了几个刚考完物理选考的考生。高三的小丽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二次选考物理,因为4月那次考试没有发挥好,想再冲一下。“选择物理作为选考科目前也很犹豫的,但最后结合兴趣、老师以及爸妈的意见,最终确定了这科。”丽丽说,她很早就了解了,物理可以选择的大学专业范围比较广。高二的小凡说,他的选考科目确定为历史、政治和地理,“本来想把三门选考都考掉的,但综合考虑后,还是先考比较有把握的历史和地理。我就先试试水,如果不行的话还有机会。”高三的小伟参加这次考试还是蛮轻松的,因为4月的考试中,他的选考物理等级分100分,化学和生物选考这次考。小伟坦言,他之所以选择传统的“物化生”三门作为选考科目,是因为兴趣所在。如果单纯就未来发展而选择不喜欢的科目去学习,无疑是最坏的选择。记者在学军中学考点附近还发现不少绿城育华学校的高二生,他们跟着送考老师对知识做最后梳理。“我们建议学生进入高三再选考,比较有把握,不过对一些学习好的孩子我们也支持。”绿城育华学校教物理的高老师说,选考科目要将兴趣和未来发展相结合,因此除了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外,还要早点做职业生涯规划。新高考英语16日“首秀”学生很期待,老师说注意新题型10月16日下午,适用于新高考的外语考试将首次实施。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外语实行一年两考,一次安排在6月份与高考语文、数学同步进行,仅限当年高考考生参加;另一次在10月份与其他学考科目同步安排。也就是说,本届高三生除了10月的这次考试,还可以在明年6月再次参加。外语考试含听力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题,卷面满分150分。每次考试都兼具学考和高考两个功用,两次考试的学考等级和计入高考的卷面得分均由学生选择一次使用。与以往相比,英语的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都有所变化。其中,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是写作板块前所未有的题型。即提供一段350词以内的语言材料,要求考生依据该材料内容、所给段落开头语和所标示关键词进行续写(150词左右),将其发展成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从教至今带第10届高三毕业班的倪啸老师说,得“写作”者得天下。由于是新题型,考生对此相当陌生,“考生可以充分利用手头记叙故事类的阅读理解文本进行续写思维训练。一篇文章读到适当位置,可以暂停,根据已读文章的脉络进行发散性思维。”倪老师提醒考生,概要写作要求考生用具有概括功能的词和句把文章主旨大意表述出来,切忌抄袭文章原句。“我的英语已经蓄势待发了。”高三的小伟开玩笑的跟记者说,还是很期待后天英语考试的,毕竟做了充分的准备,希望把所有的“洪荒之力”都发挥出来。本文为中国教育在线浙江高考帮独家约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The End如果觉得本文不错,推荐分享到朋友圈哦!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监制:吴文建 余新花编辑/制作:白羊帮主